孩子長大需要經歷很多的創(chuàng)傷,包括脫離媽媽身體的創(chuàng)傷,包括親人去世的創(chuàng)傷。成人知道親人的離開是一種必然,能夠接受。但是孩子還小,無法承受這樣的壓力。這樣就會產生心理創(chuàng)傷,那么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處理創(chuàng)傷呢?都市陽光親子教育專家和孩子的對話,教會你如何處理!
清明節(jié)假期的最后一晚,
兒子:媽媽,可不可以和你睡一會兒?
媽媽:可以??!
兒子:媽媽,我不想死。死了就什么感覺都沒有了,想到這里,我就覺得特別可怕。
媽媽:你是不是想爺爺了?
兒子:是啊,你以前說爺爺會變成星星看我的,可是我現(xiàn)在知道,那不是真的。爺爺躺在那里,他怕不怕呀,他還會記得我嗎?
媽媽:會的,會記得你的,爺爺那么愛你。
兒子:可是死了,就什么也沒有了,什么也感覺不了了。
媽媽:生與死的問題,是一個長久的哲學問題。媽媽現(xiàn)在不知道怎么回答你,不過,你已經十歲了,媽媽覺得可以說一說媽媽對生與死的理解。中國古代的哲學家老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提出了一個概念:就是道。他認為是道創(chuàng)造另外萬物,萬物死后又回歸于道。道是永恒存在的。所以,在他的妻子去世后,他擊缶而歌,慶祝他的妻子回歸到道,類似母親的懷抱了。所以,死也沒那么可怕,依這個理論理解,死即是生。
兒子過了很久不說話,突然嘆息一聲:媽媽,可是,我還是不想死。活著多好,可以感覺這個世界,可以和你說話,可以覺得你身上暖暖的,若是死了,什么都沒有了。
我一下子暈倒,敢情我覺得感動自己的話,對他的影響不大。
媽媽:那你就開心感受這一刻吧!活在當下,最重要。
后來也許是困了,兒子就睡著了。自從六年前,從小帶他的爺爺去世后,兒子就開啟了對生與死的思考。最初只有四歲時,還不明白爺爺怎么就不在了,總是問我爺爺在哪里,會不會想他。后來六歲時,大概接受爺爺不在回來了,就和我討論天上那顆星是爺爺,經常找那顆星最亮。上小學后,生活或者學習上有了一些進步,就會想起爺爺,并問我,爺爺在天上知道我這么棒么?
九歲時,突然告訴我,媽媽,我想通了,既然活著就是走向死亡,那我決定活的有意義,我覺得活著的意義就是創(chuàng)新。
現(xiàn)在十歲,又想起爺爺,又談起了生與死。
爺爺?shù)娜ナ?,對兒子是一個很大的心理創(chuàng)傷,他的心理,經歷了喪失親人經歷的心理階段,最初是否認,不覺得爺爺去世代表著什么,接著是接受爺爺不再回家的事實,然后開始傷痛。通過每次清明節(jié)的哀悼,疏解傷心。最終,探索生與死。
做心理咨詢工作,我知道這個過程,是一個長時間的疏導過程,有個人陪著他一起談論爺爺,懷念爺爺,讓他體味到爺爺?shù)膼垡恢痹?,從而在這個世界感受到安全。這個過程的反復與糾結,如同我經歷的長程的來訪者,陪著他們一起痛苦,一起憂傷,一起面對,一起回到原點,真的是艱難的過程。好多來訪者都希望咨詢師有金手指,輕輕一點,經過一兩個小時的談話,他們所困惑,煩惱,傷痛的事情都會消失不見,從此后幸福快樂的生活。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
清明節(jié)過后的第一個周末,深圳的春天,不冷不熱,我們開車去超市采購東西,兒子坐在后排,車窗打開著,突然,兒子對我說:媽媽,我想通了。剛才風吹在我臉上的時候,我就想通了。既然我現(xiàn)在能感覺到風吹的舒服,那我就感覺現(xiàn)在的舒服,享受這種舒服。哇,我心里激動不已,我的兒子太厲害了,他怎么能這么厲害。假如每個人都活在當下,這個世界就會少很多抑郁、焦慮,那該多好。
生活中的創(chuàng)傷事件,總會給我們帶來危機,讓我們傷痛,可是,也促使我們成長。兒子就特別對老人家好,經常對我說,那個小孩不知道自己背書包,還讓奶奶幫他背,他一定沒經歷過失去親人的痛苦。失去了,他就知道該怎么對奶奶了。是的。經歷就是美,無論是什么經歷。
深圳市都市陽光心理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