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經歷過多次挑戰(zhàn)的人開始相信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處境時,就會出現(xiàn)習得性無助。于是,他們不再嘗試去改變自己的命運。隨著年齡的增長,無助感可能會成為一種惡性循環(huán)。當遇到焦慮或抑郁等問題時,人們可能會覺得無法采取任何措施來緩解這些情緒,這會導致更大的無助感和焦慮感。
01
什么是習得性無助?
對動物而言,當動物反復遭受無法逃脫的厭惡性刺激時,就會出現(xiàn)習得性無助。最終,動物會放棄躲避刺激,表現(xiàn)得好像它對改變這種情況完全束手無策。即使有機會逃跑,這種習得的無助感也會阻止它采取行動。
習得性無助的影響已經在不同的動物物種中得到了證明,但其影響也可以在人的身上看到;當人們覺得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處境時,他們可能會開始表現(xiàn)出無助。這種不作為可能導致人們忽視緩解或改變的機會。例如:一個數(shù)學考試和作業(yè)成績很差的孩子很快就會開始覺得,他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不會對他的數(shù)學成績產生任何影響,當后來面對任何類型的數(shù)學相關的任務時,他都會感到無助。
02
習得性無助的發(fā)現(xiàn)
習得性無助的概念是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和史蒂文·F·梅爾(Steven F.Maier)偶然發(fā)現(xiàn)的。他們最初觀察到的是狗的無助行為:這些狗以往在聽到聲音后會受到電擊,后來,這些狗被放在一個箱子里,里面有兩個隔間,由一道低柵欄隔開,地板的一側通電了,而另一側沒有通電。此前接受過經典條件反射的狗沒有試圖逃跑,盡管避免電擊只需要跳過一個小障礙。
為了深入研究這一現(xiàn)象,研究人員又設計了另一個實驗:
在第一組中,狗被綁在綁帶上一段時間,然后被釋放。
在第二組中,狗被綁在相同的綁帶中,受到電擊,但電擊可以通過用鼻子按壓面板來避免。
在第三組中,狗接受了與第二組相同的電擊,但是電擊是無法控制的。對于第三組的狗來說,電擊似乎完全是隨機的,并且他們也不能控制。
研究人員把狗放在一個箱子里。第一組和第二組的狗很快就明白了跳護欄可以消除電擊。然而,來自第三組的狗沒有嘗試擺脫電擊,由于它們之前的經歷,它們產生了一種認知預期,認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不會阻止或減輕電擊。
03
兒童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通常起源于兒童時期,不可靠的照顧者可能會導致這種感覺的產生。這種習得性的無助感可能在人生早期就開始了。例如,在機構化環(huán)境中長大的兒童,即使在嬰兒時期,也常常表現(xiàn)出無助的癥狀。當孩子們需要幫助但沒有人來幫助他們時,他們可能會覺得他們所做的一切都不會改變他們的處境。反復的經歷會增強這種無助和絕望的感覺,這會最終導致成年后覺得自己無能為力,無法改變自己的問題。
兒童習得性無助的一些常見癥狀包括:
自卑
挫敗
放棄
缺乏努力
消極
動力不足
拖延
習得性無助會導致焦慮、抑郁或兩者兼而有之。當孩子們覺得自己無法控制生活中過去的事情時,他們會認為未來的事情也同樣無法控制。因為他們相信他們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不會改變事件的結果,所以孩子們常常會認為他們甚至不應該去嘗試。
學業(yè)的競爭也可能導致習得性無助。一個努力學習但成績仍然不理想的孩子可能最終會覺得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成績或表現(xiàn)。
由于他們所做的一切似乎都無濟于事,他們會停止嘗試,成績可能會受到更大的影響。這些問題也會影響孩子生活的其他方面。他們在學校的糟糕表現(xiàn)會讓他們覺得自己所做的沒有一件事是對的或有用的,因此他們可能會失去在生活中其他領域嘗試改變的動力。
05
克服習得性無助
那么,人們能做些什么來克服習得性無助呢?研究表明,習得性無助可以是改善的的,特別是在早期進行干預的話。長期習得性無助感也能夠緩解,盡管這可能需要更長期的努力。
心理咨詢可以有效地減少習得性無助的癥狀。認知行為療法(CBT)是一種心理療法,有助于克服導致習得性無助的思維和行為模式。它可以幫助來訪者識別導致習得性無助感的消極思維模式,然后用更樂觀和理性的思維取代。
這個過程通常包括:分析你的想法→質疑這些想法→反駁消極的思維模式
如果你覺得習得性無助對你的生活產生了負面影響,請考慮尋求心理咨詢師的幫助,她(他)們將會運用專業(yè)的心理咨詢技術讓你用一種習得的樂觀來代替習得的無助感。